图片
▶开头的话
每一种学问,都有它的适用场景和边界,超过了就会犯错甚至悲剧。儒家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,长期以来得到官方的支持,出于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。近现代以来,随着帝制时代的逝去,儒家也成了陪葬品。
现在,我们要复兴传统文化,又有一些人捡起儒家的旗帜,号称要搞新儒学,甚至要仿照基督教,搞所谓的儒家,又或者说叫做新国学,但是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儒家的毛病,这些主张都是非常可笑的。
今天,我们就来说一说儒家的一个根本性问题,就是它把修心和做事搞混淆了,这个毛病从孔子到孟子,以及整个帝制时代,都是这样的,不仅造成了政治领域的问题,也制造了许多生活上的悲剧,最终也害了儒家自己。
图片
01 儒家思想只能适合个人生活
儒家是讲究仁义的,这是一种道德主张,以此滋生的伦理秩序,最终都是建立自己个人对道德认同和行动上。这是一种依靠自律来实现的思想,它本质上不是他律的,不像法律规范,可以从外规范一个人的行为。
所以,你儒家怎么讲仁义,都不能强迫别人,只能是说服和自觉。
所以,儒家的所有主张,它只能是个人的自觉和觉醒。甚至,这种自觉,也只是少数精英人群,你不可能要求人民大众都像少数人一样的讲究仁义道德。它只能是一种倡导的,一种道德理想主义。
可是,我们看看历史上的儒家,偏偏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性,从孔子到孟子,再到后面的董仲舒,还有韩愈等人,一个个的都是想要依靠权力,都要卖身给政治,希望通过王权来实现自己的道德主张。
本质上,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儒家学说的根本属性,即个人生活。
他们以为,如果官方采纳了,甚至通过权力形成法律制度了,就可以强制人们在内心中建立一种道德秩序。最终结果就是,道德的虚伪和败坏。
在帝制时代,儒家成为了官方学说,很多人为了迎合官方的要求,玩起了道德的表演, 造成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道德虚伪,搞的各种道德故事,都是虚假的,压抑人性的,比如什么贞节牌坊之类的。
到了现在,如果真要搞什么新儒学,首先第一步就是跟权力保持距离,自觉从政治中独立出来,有本事你就靠自己的能力,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获取资源,在媒体市场中获得支持和粉丝。如果还想像过去的那种,试图介入公共领域,尤其是进入政治领域,必然结果就是虚伪的道德,最终也只能玩火自焚。
图片
02 儒家只是适合用来修心修身
儒家不只是限于个人生活,而且只是适合在个人生活中的修心和修身,干其他的也不行。孟子说的一句话,其实已经很明白了,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】。
这就对了,你就做你擅长的事情。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,还有“明知不可而为之”的坚毅,确实一种了不起的主张和精神。
这种东西用在个人修心和修身方面,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精神脊梁,多少仁人志士,敢于“杀身成仁”,或者“舍生取义”,靠的就是这种精神传统。
可是这种东西,它只能在个人内心中修炼适用。你要是用来做事,像现代社会的许多事务,都是需要专业知识的。比如,你在公司里,底层的岗位,你可能需要懂某种技术专业知识,写代码,写方案等等,像管理岗位,可能是需要懂商业知识和管理知识,还有法律专业知识,等等。
没有这些专业知识,你扯淡谈道德,那简直就是非常可笑的。
我以前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,拿到了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证书,我后来学习国学,研究儒学,曾经以为是不是白费了之前的专业知识。现在我才知道,其实这两种东西,各是各的一回事,没有浪费。
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,解决的是一个人修心的问题,不管你学习什么专业知识,法学博士也好,经济学博士也好,物理学博士也好,医学博士也罢,那都是具体的“用”的问题,儒学解决的是“心体”问题。
一个人如果心体强大了,也才能把他的专业知识发挥好,这是互相促进的好事。
可是从儒家的角度,如果不明白这个问题,以为学习了儒家思想,好像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了,那在中国古代比较落后的社会中,社会分工不是那么的深度,好像还可以,但在现代社会,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所以,我们现在学习儒家等传统文化,必须明白一点,只是用来修心的,就是让你的心灵得到安顿,得到指导,就是两个字:“安心”。别的没用了,也不要扯什么太高深的,多么厉害之类的话。
图片
03 儒家不适合用来做事
儒家的人,在做事方面,在古代就不如法家,甚至也不如墨家,历史上那些高喊儒家道德的清流派,向来都是眼高手低,说起来一套一套的,做事往往一塌糊涂。
你以为,是这些人的问题吗?这种现象是偶然的吗?
你要知道,这些人往往都是通过科举考试精选上来的,智商应该是没问题的。问题只能出在儒家的思想和体系之上。
儒家的道德假说和思想基础,对人心和人性的理解,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,人心向善的假说,虽然很难说是对是错。如果从道德修炼来说,人性本善的道德假设,完全是没有问题的。
但是,如果是从做事的角度,面向现实的人性,人性本善的制度逻辑,可以说就是错误的。从制度逻辑来说,你只有假设人性的丑恶,人心的自私自利,以及政治也是建立在这种自私自利的基础上,你才能建立起一套现实的、有效的法律制度,不会提出太高的要求,尤其是那种理想化的要求,混淆了法律和道德,也不会对权力拥有者寄托了太多的道德信任和评价。你才能提出一种权力约束和制衡的理论来。
为什么中国传统什么中,总是对明君圣人充满期待,文人学士都在歌颂这些东西,其实是非常可悲的事情,原因就在于他们所信奉的儒学,没有对这个问题有一种现实的、深度的认知和反思。
到了现代社会,儒家想要重新发展起来,首先要认知到这个问题,就老老实实的在修心这个领域里面,不要试图去搞什么“治国平天下”了,你没有这个能力,你的整个思想体系无法完成这种制度构建。
图片
▶结尾的话
我现在重新读国学经典,尤其是儒家的经典,一方面带着虔诚的心态,佩服古人的智慧和意志,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遗憾他们对修心和做事两个问题,一直没有能够分清楚,把一个适合用来个人修心的学问,偏偏要用来做公共领域的事业,犯了两重的错误。
第一重错误,就是把适合个人领域的东西,拿到公共领域去搞;第二重错误,就是把适合修心的学说,用来去做事。
到了现代社会,人是讲究社会分工的,学问也要讲究分工,什么学问用在什么地方,一定要明明白白的,否则就像吃错药一样的,后果很严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