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、愿成长的人
“扶不起的阿斗”
文/晏凌羊
01
我国古代的政治、经济重心在魏晋以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,黄河流域。但是,魏晋以后,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地区进行转移。
这是因为北方一直是各种政权的中心,各地纷争不断,长期陷于战乱,人们无法安定生产生活,大量流民向南迁移。
而南方气候湿润,水源充足,战乱少,承接了这部分人口流入和人口迁移带过去的先进技术。
北方人带着南蛮人一起玩,江南地区就慢慢富庶起来了。
后来唐朝的安史之乱、藩镇割据,人口再次向南大迁移,南北差距缩小。
宋朝老打不过北方民族,人口又一次往南大迁徙,南方开始变成经济中心。
明清和民国时期,南方经济已经慢慢开始超越北方了。
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,我国要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在世界上站稳脚跟,经济重心再次回归到北方,特别是京津唐以及东三省地区,当时我国很多重工业都布局在北方。
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,我国经济就开始慢慢向南方转移,截至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强的省份大多都是分布在南方。
政策上,试点城市(经济特区)都分布在南方,第一批特区除了汕头不争气,其他都发展起来了。
地理位置上,南方有天然海港,可以发展沿海外气候上,南方多雨,适合耕种。
南方气候暖和,工作时间可以更长,生产效率就比北方高。
一旦南方成片区发展起来,就会成为一种发展势能,对北方形成碾压。
这种势能,先从人口虹吸开始,接着变成人才、教育等方面的优势,进入良性循环。
就拿唐至明清来说,科举状元籍贯地理分布,也是南方变强,超越北方。
看经济发展,一定要观察人口往哪里走……同样的,买房也要看人口往哪里走。
人,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。
02
几个经济特区,为啥就汕头成了“扶不起来的阿斗”?这个事情,说来话长……
多少年了,国家、省,给了汕头多少扶持,可就是很难把它给扶起来。这么多年,它一直在安心摆烂。
金融是经济的风向标,我以前看汕头的数据,永远是全省最烂。
汕头真的是抓了一手好牌,但打了个稀巴烂。
汕头的牌面有多好?
地理位置上讲,它位处粤东地区,境内韩江、榕江、练江三江入海,坐拥粤东最大的平原,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。
这种地理位置,在改开之初发展海上贸易,简直是绝佳。
而且,它不是没有贸易基础。
早在1860年,随着《天津条约》签订,汕头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。开埠后的汕头,商贾云集、楼船万国、洋行林立。
三十年代,汕头港货物吞吐量全国第三,仅次于上海、广州。
解放以后,虽然汕头地位有所下滑,但经济实力仍然位列广东前列。
当年我国将它与厦门、深圳、珠海一起选为国家首批经济特区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1980年的汕头(未拆分前),汕头的GDP还是深圳、珠海的五倍,厦门的两倍!
八十年代,汕头G D P是深圳的五倍啊,同志们!
而且,汕头还有其他特区羡慕不来的侨胞资源优势,他的侨胞数量是所有特区中最高的。
然后,国家又把政策优势给到了它!
可谓是占尽了“天时地利人和”。
汕头后来为啥从特区发展成为全省特困?
还是因为人不行,眼皮子太浅。
潮汕地区保守势力顽固、宗族势力强,地方保护主义严重,官僚系统复杂,把能干的人才都挤出去了,造成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
顶着“特区”的头衔,一部分眼皮子浅的潮汕人做起了“合法”的走私生意。
汕头经济特区成立之后,地下走私、制假售假、偷税漏税等活动开始变得猖獗起来。而且,这些事情都有保护伞。
90年代,别的特区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,汕头却在钻空子,名声变臭,最大骗税案震惊全国。
加之汕头被分为汕头、潮州、揭阳,分出来的两个小兄弟不服大哥,跟他较劲,风头盖过了汕头。
外来投资者一看,妈呀,这不是就是个匪窝吗?谁还敢去。
本土企业一看势头不对,不断外迁。
国家看它不争气,也懒得再给政策倾斜了。
得,汕头招商引资工作困难重重,经济停滞。
关键是,汕头的纠错能力很差,几乎是以烂治烂,最后彻底摆烂。
人家温州也跟潮汕一样人多地少,也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,两地人民都善于经商,温州还没有特区政策加持,但它们自己完成工业化,先是靠山寨、模仿、复制,后来发现温州名声变臭,立马纠错,开始创新,努力追赶。
汕头现在再想追赶,很难的了。别人的经济势能一旦形成,你能不被碾压就不错了。
汕头某纵火案后,人们不是觉得汕头不行,而是觉得汕头“可怕”……汕头有今天,真的是自己作出来的。
李嘉诚宁愿投资汕大(多为公益性质),都不想投一分钱在这个地方搞实业,可能就是因为发现这地方的人不行,得先搞教育。
结果,好多汕大人毕业后,又跑去建设其他地区去了。
只有汕头牛肉丸依旧好吃。
03
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一定要学会看天、看地、看别人、看自己。
所谓的“看天”,说白了就是要学会看趋势。
而趋势是什么?是共识。
从各类数据、身边的现象等等,认真去感受、去判断,对未来趋势形成一个模糊的判断,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,尽量让这个判断变得清晰。
比如,之前我们讲过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、养老行业兴起、再过三四十年超高层建筑可能成为最能出手的危楼......这个说的只是一个趋势。
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,提前布局,但如果你看到这话,立马将其理解成为“房价马上暴跌了”“我现在马上投资养老业,就能赚钱”“现在开始不要碰超高层住宅”,那只能说你可能会损失很多机会成本。
所谓的“看地”,说白了就是要学会看自己所处的城市、行业、位置的情况。
人是要看天(时运)生活的,也是要看地(地利)生活的。
有时候,择城、择行业,比你择偶还要重要。
去哪个城市生活,选择从事哪个行业....比我们在微观层面努力,更加重要。
二十年前你留在广州工作,你的同学留在汕头工作,你们都在差不多时间买了房,二十年后你们的资产差异可能像是分处两个不同的阶层。
二十年来你在某宝做女装电商,你的同学开了女装实体店,假设你们能力差不多,很有可能二十年后,你们双方的收获大不同。
看别人,我的理解的是结交和铺设人脉......
人生到某个程度之后,你会发现:自己一直活在关系网中。你认识什么人,跟这个人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,直接能决定你的命运走向。
所以,要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,利用这张网让自己起跳,比“微观努力”更重要。
最后,才是“看自己”。
你会发现,选择比努力重要,而前面我们说的都是选择,最后一项才是“努力”。你了解自己的优势、劣势,再去精准发力,事半功倍。
而前面三项看天、看地、看别人的技能,归根结底也是要由你自己修炼出来的。
在大方向上、顶层设计上形成高认知,在小的方向、底层逻辑上久久为功,上下联动,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相对轻松一些。
全文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