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卖出32亿!这个“又土又low”的小甜水,靠拿捏北方硬汉逆袭

发布日期:2024-06-14 21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70

每年夏天,除了啤酒,最出圈的碳酸饮料非莫属。

而当那句魔性的广告语“大汽水,喝大窑”响彻各大烧烤摊、小餐馆时,大窑汽水必定是稳坐C位。

近年来,又土又Low的大窑强势逆袭成国产汽水的“宠儿”,一年卖出32亿。

大窑汽水卖32亿,是什么概念?

能够与农夫山泉旗下的NFC果汁销售量一较高下,是冰峰的10倍。

如今,大窑已经“杀入冰峰腹地”,让冰峰倍感焦灼。

殊不知,大窑品牌创始人已经在内蒙古默默发展了37年,一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北方饮品大王”

那么,大窑凭什么能够异军突起?

早在80年代,大窑的老板王庆东就做起了酒类产品生意。

那时,他每天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,挨家挨户去推销产品。

只是,推销的过程中,王庆东不免会吃一些闭门羹。

于是,王庆东首先把服务做到位,比如陈列货品等,时间长了,一些老板熟悉了王庆东的为人,都愿意跟他做生意。

就这样,王庆东的酒水生意越做越红火,销售渠道渐渐也在无形中建立起来了,这也为后来王庆东推销大窑汽水积累了经验和销售渠道。

细心的王庆东发现卖出去的酒水,大都流向了餐桌。

只可惜,虽然餐桌上的啤酒卖得最好,但没有一款适合餐桌饮用的饮料。

网图

于是,1996年王庆东在呼和浩特创建了海光饮料厂。

然而,海光饮料厂刚投入生产,就遇到了大麻烦,陈旧的设备根本无法生产合格的汽水,王庆东一时焦头烂额。

就在王庆东束手无策时,意外得知八一饮料厂要面临清算的消息。

于是,他急忙赶到八一饮料厂,并向厂长说明来意。

经过双方谈判,王庆东收购了八一饮料厂,有了先进的生产线,生产出合格的饮料。

此后,王庆东一直守着饮料厂,在内蒙古扎根发展,这一干就是数十年。

直到2006年,八一饮料厂更名了一个更土的名字——“大窑”。

就是这样一个又土又Low的名字,即便火遍全国各地也没有改名,一如既往的土。

其实,“大窑”这个名字是有来头。

在呼和浩特东郊有一个古老的旧石器遗址,叫大窑村,这里曾经出土了大量的石器,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

因此大窑在外也就有了些名气,现在大窑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。

网图

王庆东就是利用古遗址的“大窑文化”,推出了同名的大窑汽水,他期望未来大窑汽水能够像古老的“大窑”一样闻名全国,为家乡带来荣耀。

自大窑成立后,王庆东就靠着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渠道销售大窑汽水,同时他明白“钱散人聚”的道理,所以会把一些利润让给销售商。

有了广大店老板的支持,大窑汽水很快就在内蒙古打开了销路,只用两年的时间就拿下了当地的销售冠军。

不过,王庆东并未满足于此。

紧接着他安排得力干将到东北推销大窑汽水,万万没想到,东北人太给力,订单像松花江的水一样涌进了大窑,东北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。

随着大窑销量的暴涨,再看着事业版图不断扩大,王庆东萌发了让大窑登上全国舞台的想法。

看着事业版图不断扩大,王庆东萌发了让大窑登上全国舞台的想法。

只可惜,此时外面的世界早已变了天。

80年代,全国一些城市涌现出来一些国产汽水,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的北冰洋、广州的亚洲沙示等八大国产饮料,它们各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“称王”。

后来,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相继进入我国市场,凭着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技术,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,陆续将国产汽水“八大王”并购或者合资。

很不幸,被收购或者合资后的国产汽水,要么被逐渐停产,要么被迫退出市场。

当时“两可乐水淹七军”事件,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闹得沸沸扬扬。

倒是“两可乐”经此一战,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,仅两年时间,市场份额就占了三分之一,仅瓶装厂就开了23家。

在两可乐的夹击下,远在大西北草原的大窑汽水也受到了冲击。

“两可乐”几乎无孔不入,一时间,内蒙古很多店铺的货架上都陈列着可乐。

那时,大部分国人对新事物很好奇,认为“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”,喝上一口洋货,心里都觉得比别人高一等。

眼看着销量越来越差,王庆东实在坐不住了,只能厚着脸皮上门找店老板洽谈。

只可惜,每当他刚要开口推销大窑时,店老板们就无奈地摆摆手说:“实在卖不动啊。”

网图

商业竞争的本质是利润竞争,此时“情怀”不堪一击。

面对这样的局面,王庆东并没有放弃国产汽水,而是暂时搁置了走向全国的计划,开始想方设法让大窑活下去。

为此,王庆东只好压缩生产,精简人工,亲自奔走一线,拜访客户,这一干又是十来年。

在一线呆久了,王庆东发现卖出去的汽水,大都流向了一些路边烧烤、小吃店,以及一些中小档餐厅。

这一现象让王庆东眼前一亮,他只觉自己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。

接下来,王庆东就打出了一连串组合拳。

当时的饮料市场上,大部分饮品都是小瓶包装,价格并不便宜。

比如,在超市一瓶248毫升的北冰洋售价为6-8元,一罐280毫升的冰封卖价是5块,倒是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卖3.5元。

于是,王庆东标新立异,用520ml的大瓶子装大窑汽水,售价仅3.5元,目标对准了餐饮渠道。

网图

吴声曾说:“产品解决一个问题,场景持续解决问题。”

大窑汽水“似酒非酒”的包装,一下子让大窑找到了场景定位——“喝酒不开车,开车不喝酒”。

无论是在夜市、大排档、小吃店还是烧烤摊,当顾客拿起大窑那一刻,就给人以喝啤酒的感觉。

尤其是那些花臂的大男人们拿起大窑对瓶畅饮,天南地北地侃大山时,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威严和霸气。

网图

据36氪报道称,餐饮店每卖一瓶大窑汽水,毛利润就有3元左右。

而商家也不傻,卖大窑有钱赚,他们也愿意用更多的货架陈列更多的大窑汽水。

更何况,大窑服务意识强,无论是送货、调货、理货、还是回收饮料瓶,基本上是随叫随到。

在大窑发布的官方报告就有数据显示:78.4%的消费者从餐饮店购买大窑,55.9%的消费者从便利店购买大窑,31.2%的消费者从大中型超市购买大窑。

2021年,在大窑饮品全国经销大会上,王庆东用480分钟,为每一位优秀的经销商颁发奖章,希望大窑与经销商能够实现长久的互赢。

如果说价格和包装是技术层面,那么大窑背后玩的就是战略,目标是做中国餐饮饮品引领品牌。

2021年,大窑开始注重品牌建设,与国内数一数二的咨询公司华与华合作,对大窑品牌进行战略升级,主打一个“大汽水,喝大窑”为中心的目标。

网图

此后,在华与华的加持下,大窑开始“全副武装”,从生产到销售,从单一品种到多个品种,从餐饮渠道到各大超市,基本上玩了一个全面上级。

尤其是包装上的红蓝白三条纹,大窑汽水一上货架,就营造出强烈的货架优势。

不仅如此,华与华还为大窑创作了一首歌曲,歌词大致是:

“大大大大汽水,喝大窑!大汽水,喝大窑。“

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?

没错,就像“累了困了,酒喝东鹏饮品”,以及“你爱我,我爱你,蜜雪冰城甜蜜蜜”,如出一辙。

同样“大汽水,喝大窑”,又土又洗脑的广告词,一旦进入某个场景,很容易让人们回想起喝大窑,这无疑是抓住了顾客对场景饮品的需求。

之后,大窑又重拳打造“大汽水”时代,主打一个“大”字,在宣传方面也是“大广告、大品牌、大传播”。

此外,大窑不惜花重金与吴京签约,进一步强化了大窑汽水“国民汽水”的定位。

大窑在媒介传播方面,可谓是下了“血本”。

一时间,大窑汽水从“小镇”性饮品,瞬间成了人尽皆知的“国民汽水”。

大窑广告登陆了全国核心广告位。

在7城市的地铁,19城市的电梯媒体,32城市的高铁媒体以及国内六大国际机场,都有大窑宣传的广告。

除此之外,大窑还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,时间长达15秒。

这般“上天入地”式的品牌宣传,使得“大汽水,喝大窑”在全国四处“蔓延”。

网图

就连抖音和小红书也有大窑投放的营销内容。

北冰洋走不出北京,冰峰迈不出陕西,在国产汽水品牌“一瓶汽水一座城”的形势下,能够如此铺天盖地宣传的,恐怕只有大窑了。

当然,大窑不仅疯狂打广告,还在疯狂开工厂。

2014年至今,大窑先后在内蒙古、沈阳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等地建设了十大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基地,目前基本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。

尤其是大窑在陕西建厂,要知道宝鸡是冰封的家门口,大窑却在冰峰的地盘上豪掷12.6亿,建设大窑饮品产业集群项目。

网图

特别是大窑饮品智能工厂,占地228亩,总投资3.4亿,年产量高达50万吨,是大窑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。

大窑舞剑,是不是意在冰峰?

答案是肯定的,大窑宝鸡厂建成后,将打通陕西地区流通渠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产品能够快速抵达市场。

到那时,冰峰能不能保住本地85%的市场份额就不得而知了。

据相关数据,碳酸饮料市场规模未来将以8.58%的速度增长,到2027年,我国碳酸饮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622亿元。

而碳酸饮料又是饮料行业中各个品牌必争之地。

近几年,不少品牌乘着国潮和国货的春风,不少国产汽水趁势而为。

北冰洋搞直播带货,汉口二厂依托年轻设计变身新潮,打出“线上电商+线下中高端渠道”的组合拳。

网图

大窑一套套组合拳打下来,2021年汽水销售量保守大约30亿,2022年其销售额达到了32亿。

如今,大窑的代理商已经有千余家,终端销售商已有上万个。

只是,在今天饮料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,两可乐依然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。

虽然这几年大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要打败可乐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


相关资讯